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关于改进对工业企业自产自用产品、委托加工产品征税规定的通知

时间:2024-07-21 10:30:10 来源: 法律资料网 作者:法律资料网 阅读:9047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关于改进对工业企业自产自用产品、委托加工产品征税规定的通知

财政部


关于改进对工业企业自产自用产品、委托加工产品征税规定的通知
财政部


根据1997年9月8日财政部发布的关于公布废止和失效的财政规章目录(第六批)的通知废止


根据产品税有关规定,工业企业以自己生产的产品用于本企业基本建设的,无论是商品产品还是非商品产品,均应当纳税;用于本企业专项工程和生活福利设施的,属于本企业商品产品的应当纳税,属于本企业非商品产品的不纳税。由于长期以来,商品产品与非商品产品一直难以划分
,执行中矛盾较多,同时还带来了企业之间用于非生产项目的产品税负不平的问题,与商品经济的发展要求不适应。另外,目前工业企业委托加工产品,是视同自制产品,在销售时纳税的;商业、外贸、物资和供销企业委托加工产品,一律于加工产品收回时在委托方所在地纳税。据一些地
区反映,这样做不能够对加工产品实行源泉控制,对税收征管不利,偷漏税严重。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堵塞漏洞,确保国家财政收入,同时平衡税收负担,现决定,对产品税有关自产自用产品、委托加工产品的征税规定作如下改进:
一、工业企业以自己生产的应税产品,用于本企业基本建设、专项工程和生活福利设施等非生产项目的,无论是商品产品还是非商品产品,均应视同销售按照规定税率纳税。
二、工业企业委托加工的应税产品,凭委托方所在县、市税务机关证明,收回后视同自制产品办理;其它企业、单位和个体经营者、消费者个人委托加工的应税产品,其应纳税款一律于委托方提货时,由受托方代收代缴。
本通知从一九八七年五月一日起执行。



1987年3月24日

辽宁省生态公益林管理办法

辽宁省人民政府


第258号


  《辽宁省生态公益林管理办法》业经2011年9月5日辽宁省第十一届人民政府第51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1年11月1日起施行。



省 长 陈政高

二○一一年九月十六日


辽宁省生态公益林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了加强生态公益林的建设、保护和管理,改善生态环境,保护生态安全,维护生态公益林所有者、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在我省行政区域内从事生态公益林建设、保护和管理等相关活动,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生态公益林,是指依据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和标准,对国土生态安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以发挥森林生态功能和提供公益性、社会性服务为主要目的,在生态区位重要或者生态状况脆弱的区域划定的森林、林木和林地,包括防护林、特种用途林林木、林地及纳入生态公益林区划范围的宜林地。
  第四条 生态公益林建设、保护和管理遵循政府主导、统一规划、分级管理、严格保护、依法补偿的原则。
  第五条 省政府有关部门和市、县(含县级市、区,下同)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生态公益林建设与保护工作的领导,将生态公益林建设与保护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第六条 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生态公益林建设、保护和管理工作,其所属的生态公益林管理机构具体负责日常管理工作。
  发展改革、财政、国土资源等行政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相关工作。
  第七条 生态公益林的建设、保护和管理经费,按照财政分级管理、事权与财权相统一的原则,纳入本级人民政府财政预算。
  第八条 市、县人民政府对在生态公益林建设、保护和管理工作中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
  第九条 生态公益林建设与保护实行统一规划。
  全省生态公益林建设与保护规划由省林业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编制,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市、县生态公益林建设与保护规划分别由市、县林业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依据上一级生态公益林建设与保护规划,结合本地实际编制,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并报上一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生态公益林建设与保护规划不得擅自变更。确需变更的,应当按照前款规定重新批准、备案。
  第十条 生态公益林建设与保护规划应当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林业长远规划、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城乡规划以及其他有关规划相协调。
  第十一条 生态公益林按照管理级别分为国家级、省级和市级。
  国家级生态公益林区划范围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划定。
  省级、市级生态公益林区划范围分别由省、市林业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同级财政部门按照有关规定划定,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公布。
  第十二条 生态公益林区划范围划定后,不得擅自调整。确需调整的,应当重新批准公布。
  生态公益林权属流转的,不得改变生态公益林的性质和林地用途。
  第十三条 市、县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生态公益林区划范围内的荒山、荒地等宜林地实行限期绿化,采取封山育林、飞播造林、人工植树等多种措施,营造生态公益林。
  第十四条 市、县人民政府根据生态公益林建设需要,可以通过依法受让、租赁等方式取得非国有的森林、林木所有权、使用权以及林地使用权,建设和发展生态公益林。
  第十五条 鼓励社会力量以捐赠、投资等形式参与生态公益林的建设和保护。
  全民义务植树造林活动及各类重点造林工程应当优先安排营造生态公益林。
  第十六条 生态公益林所在地的县人民政府应当在生态公益林区划范围设立标志,标明地点、类别、面积、保护要求等内容。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毁坏或者擅自移动生态公益林标志。
  第十七条 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进行林权登记、发证时,应当标明生态公益林管理级别和保护等级。
  第十八条 县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受县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委托的乡(镇)人民政府应当与承担生态公益林管护责任的单位和个人签订生态公益林管护合同,确认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生态公益林管护合同的格式文本由省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制定。
  第十九条 国有生态公益林的管护责任单位是国有林场、自然保护区及其他国有森林经营单位;集体所有并经营的生态公益林的管护责任单位是集体经济组织;个人所有或者经营的生态公益林,其管护责任由其个人或者其委托人承担。
  第二十条 禁止在生态公益林内从事采石、采砂、采土、采脂、砍柴、放牧、修建坟墓、排放污染物和堆放固体废弃物等破坏生态公益林的活动。
  第二十一条 禁止在下列地点采挖生态公益林林木:
  (一)名胜古迹;
  (二)革命纪念地;
  (三)自然保护区;
  (四)重要饮用水源地。
  第二十二条 严格控制勘查、开采矿藏和各项工程建设占用或者征收、征用生态公益林。
  勘查、开采矿藏和修建道路、水利、电力、通讯等工程建设确需占用或者征收、征用生态公益林地的,用地单位应当依法征得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同意。未经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同意的,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不得受理建设用地申请。
  第二十三条 因依法占用或者征收、征用而减少的生态公益林,应当按照占补平衡原则,在本行政区域内组织异地恢复;本行政区域内异地恢复困难的,应当向上一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由上一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在本级行政区域内组织异地恢复。
  第二十四条 对生态公益林应当按照保护等级进行保护和经营管理,并遵守下列规定:
  (一)特殊保护等级的生态公益林,不得进行生产经营活动;
  (二)重点保护等级的生态公益林,可以进行限制性的抚育和更新性质采伐。在不破坏地表植被的条件下,可以适度发展林下种养业或者开展森林旅游等活动;
  (三)一般保护等级的生态公益林,可以进行必要的抚育和更新性质采伐。允许并支持发展林下种养业等林地经济项目,但不得造成水土流失或者破坏生态公益林整体生态功能。
  第二十五条 生态公益林管理机构应当建设生态公益林动态管理信息系统,建立监测体系,设立监测样点,定期向社会公告生态公益林资源与生态状况。
  第二十六条 建立和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设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逐步提高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标准,对生态公益林按照规定标准给予补助。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标准和分配方法,由省财政部门会同省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制定。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实行专项管理,专款专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挪用、挤占、截留。
  第二十七条 生态公益林的所有者、经营者有权依法获得森林生态效益补偿。
  个人所有或者经营的生态公益林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直接补偿给个人;集体所有并经营的生态公益林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由集体经济组织分配到农户。
  第二十八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毁坏或者擅自移动生态公益林标志的,由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恢复原状;逾期不恢复原状的,处2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由林业行政主管部门代为恢复,所需费用由违法者承担。
  第二十九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在生态公益林内从事采石、采砂、采土、砍柴、修建坟墓、排放污染物和堆放固体废弃物的,按照下列规定处理:
  (一)在生态公益林内采石、采砂、采土的,由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恢复原状,逾期不恢复原状的,由林业行政主管部门代为恢复,所需费用由违法者承担;
  (二)在生态公益林内砍柴的,由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补种毁坏株数1—3倍的树木,拒不补种的,由林业行政主管部门代为补种,所需费用由违法者承担;
  (三)在生态公益林内修建坟墓的,由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迁出;
  (四)在生态公益林内排放污染物和堆放固体废弃物破坏生态公益林的,由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恢复原状,有违法所得的,处违法所得3倍以下罚款,最高不超过3万元,没有违法所得的,处1万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在生态公益林内采挖林木的,由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依照《辽宁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办法》第四十五条的规定予以处罚。
  第三十一条 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擅自变更生态公益林建设与保护规划的;
  (二)擅自调整生态公益林区划范围的;
  (三)违法审批占用、征收或者征用生态公益林的;
  (四)挪用、挤占、截留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的;
  (五)其他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等行为造成生态公益林损毁的。
  第三十二条 本办法自2011年11月1日起施行。



国务院企业工资改革研究小组、劳动人事部、财政部印发《关于部分国营大中型企业试行工资总额同上缴税利挂钩办法中若干问题的处理意见》的通知

国务院


国务院企业工资改革研究小组、劳动人事部、财政部印发《关于部分国营大中型企业试行工资总额同上缴税利挂钩办法中若干问题的处理意见》的通知
1986年7月4日,国务院

《关于部分国营大中型企业试行工资总额同上缴税利挂钩办法中若干问题的处理意见》(以下简称《处理意见》),业经国务院领导审查同意,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1986年企业工资总额同上缴税利挂钩试点方案的调整核定,要同建立健全企业的经济责任制结合起来,要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和综合经济效益。各地区、各部门要在认真总结1985年挂钩试点工作的基础上,把今年继续挂钩试点的工作切实做好。
国家按今年继续试点企业1985年职工平均人数每月人均5元,核增给各地区、各部门挂钩的工资总额基数数额和国家按地区、部门对应提工资总额扣除工资调节税与各地区、各部门对企业按应提工资总额扣除工资调节税的差额,由各地区、各部门统一掌握、调剂使用。《处理意见》主要是明确国家核定各地区、各部门工资总额基数总的调整原则。企业工资总额基数如何调整,由各地区、各部门在国家核定的基数范围内,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确定,但不能平均分配。
各地区、各部门要根据劳人薪〔1985〕29号文件和《处理意见》的规定,对企业1986年挂钩试点的调整方案进行审核汇总(按附表格式),提出本地区、本部门工资总额和上缴税利两个基数的调整额度,连同1986年退出试点企业的申请报告一起,于七月二十五日以前报国务院企业工资改革研究小组,经审核批准后下达执行。

附一:关于部分国营大中型企业试行工资总额同上缴税利挂钩办法中若干问题的处理意见
按照国务院国发〔1985〕2号文件和劳人薪〔1985〕29号文件精神,1985年经国务院工资制度改革小组审核批准,在部分国营大中型企业中,试行了工资总额同上缴税利挂钩浮动的办法。通过一年的试点工作,从大多数企业看,这个办法的效果是比较好的,它对企业提高经济效益,调动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保证国家财政收入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总结和完善。根据国务院领导同志关于今年的主要任务是巩固、消化、补充、改善已经出台的改革方案的指示精神,经调查研究和座谈讨论,现对挂钩试点中的若干问题提出以下处理意见。
一、关于工资总额基数
核定各地区、各部门1986年工资总额基数的办法是:以继续试点企业核定的1985年工资总额基数加上1985年实际应提取的新增工资为基础,减去按《国营企业工资调节税暂行规定》计算应缴纳的工资调节税额,加上全国统一规定的套改工资标准人均5元(按继续试点企业1985年职工平均人数计算)的数额,作为1986年挂钩的工资总额基数。1985年由四类工资区提高到五类工资区的挂钩试点企业,因提高地区类别而增加的工资标准部分,可计入工资总额基数。
各地区、各部门要在国家核定的工资总额基数范围内,对所属试点企业的工资总额基数进行核定。核定的办法可参照上述原则,并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作出具体规定。按人均5元给各地区、各部门核增的工资总额基数,不要平均用于每户企业。对少数扣除工资调节税后工资总额仍比1985年工资总额基数增长过高的企业,各地区、各部门可再适当核减其工资总额基数。
二、关于上缴税利基数
核定1986年上缴税利基数的办法是:1985年实际上缴财政的税利,加上当年用新增利润归还技措贷款和基建改扩建贷款50%视同上缴税利的部分,作为1986年上缴税利基数。
企业新建、扩建项目必须增人增工资的,在调整工资总额基数的同时要相应调整上缴税利基数。对没有经济效益的治理“三废”项目,可不增加税利基数。税利基数如何调整,各地区、各部门可按照上述原则,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确定税利基数的调整幅度。
1986年由财政部和国家经委批准减免调节税的试点企业,当年可将减免的调节税额视同上缴税利。
三、关于挂钩浮动比例
1985年国家核定给各地区、各部门的挂钩浮动比例,1986年一般不作调整。各地区、各部门可在国家核定的总比例之内,根据实际情况,对企业的挂钩浮动比例作适当调整。
为避免因价格和其它一些客观因素造成部分企业1986年税利增长很大而使工资增长过高的情况,各地区、各部门应对税利增长幅度大的企业进行分析,属于客观原因造成的,应适当降低其挂钩浮动比例,具体办法由各地区、各部门确定。
四、关于经济考核指标
为提高企业综合经济效益,凡试行工资总额同上缴税利挂钩的企业,都要规定经济考核指标。工业企业主要是:质量、品种、成本、消耗、安全、合同履行率等;商业企业主要是:销售额、经营品种(主业)、费用水平、资金周转及执行政策、服务质量等。各地区、各部门可视企业不同情况,确定具体考核指标。质量指标要作为否定指标,必须按月严格进行考核,当月没有完成质量指标的,不能预提新增工资;全年计算,没有达到质量指标要求的,要视完成质量指标的情况扣减当年新增工资,扣减比例不得低于30%;其他经济考核指标没有达到要求的,扣减当年新增工资的比例不得低于20%,每项具体考核指标的扣减比例,由各地区、各部门确定。考核指标,地方所属企业,由企业主管部门提出,经各地区企业工资改革领导小组审核批准后,由企业主管部门负责落实并进行考核;国务院有关部门的直属企业,由国务院主管部门审核批准并进行考
核。
五、关于工资调节税
部分企业1985年实际发放的新增工资加上核入工资总额基数中的奖金,人均不足四个月标准工资,但1985年工资总额比上年增长超过了7%,按规定交纳工资调节税有一定困难的,可向当地税务部门提出申请,经省、自治区、直辖市税务机关批准后,给予一次性减免工资调节税的照顾,并将审批结果报财政部税务总局备案。1986年仍按工资调节税办法计征工资调节税。
六、关于1986年不再扩大试点面和企业退出试点的处理 根据国务院领导同志关于今年不再扩大试点面的指示,考虑到目前价格体系尚未理顺,企业工资改革的方针和方案正在研究,今年不再增加新的试点企业。各地区、各部门部分企业退出试点后,也不要再补充新的试点企业。
1986年少数企业确有较大困难无法继续挂钩试点的,可以申请退出。由于从1986年起,纺织、丝绸企业推行新五岗岗位工资制,挂钩试点企业中的纺织、丝绸企业原则上应改为实行新五岗岗位工资制,如企业愿意继续试行挂钩办法,则实行岗位工资制增加的工资应从新增效益工资中开支。申请退出试点的企业,可在报送1986年挂钩试点调整方案时一并报经国务院企业工资改革研究小组批准后退出试点。
经批准退出挂钩试点的企业,应按第二步利改税办法计算1985年的企业留利和奖金。经计算,挂钩办法比第二步利改税办法多拿的新增工资部分,从企业1985结余的奖励基金中退还,没有结余的,从1986年提取的奖励基金中扣除,并按规定向国家缴纳能源交通建设基金、奖金税以及其它各项非试点企业应向国家缴纳的款项;挂钩办法比第二步利改税办法少拿的工资部分,一律不补。
七、1986年试点企业调整方案的审批程序
1986年试行工资总额同上缴税利挂钩办法企业的调整方案,由各地区、各部门根据本“处理意见”和1985年试点执行情况进行审核汇总,提出工资总额和上缴税利两个基数的调整额度,报国务院企业工资改革研究小组审核批准后下达执行。

附二:各地区、各部门一九八六年企业工资总额同上缴税利挂钩试点方案调整汇总表
汇总单位:
------------------------------------------------------------------------------------------------------------
\ | | 核定 | |
\ 项 | 1985年挂钩基数 | | 1985年 |
\ |------------------------------| 挂钩 |--------------------------------------------|
单 \ 目|1984年| 上缴税 | 工资总 | | 职工平 | 实际上 |比上年| 应提工 |比上年|
\ |职工平 | | | 浮动 | | | | | |
\ |均人数 | 利基数 | 额基数 | | 均人数 | 缴税利 |增 长| 资总额 |增 长|
位 \ | | | | 比例 | | | | | |
\|(万人) |(万元)|(万元)|(1:)|(万人)|(万元)|(%)|(万元)|(%)|
------------------|----------|--------|--------|--------|--------|--------|------|--------|------|
甲 | (1) | (2) | (3) | (4) | (5) | (6) |(7)|(8) |(9)|
------------------|----------|--------|--------|--------|--------|--------|------|--------|------|
合 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说 明
------------------------------------------------------------
1.本表由各地区、各部门汇总填列,不下发企业单位。
2.单位栏“合计”以下填写挂钩试点企业名称。
3.第(8)栏“应提工资总额”为核定的1985年挂钩的工资总额基数加上1983年随上缴税利增长而增加的效益工资,不包括其它因素增加的工资。
4.第(11)栏“应扣工资调节税额”在“合计”一行填写按地区(部门)计算额,企业单位按应扣数填列。
5.第(12)栏“月人均5元增资额”在“合计”一行填写按地区(部门)1985年职工平均人数计算的
数额;企业单位月人均增资根据具体情况填列,但企业汇总数不能大于合计数。
6.第(15)、(16)栏在增人增资的同时,要调整上缴税利基数,如是治理“二度”项目,不能增加税利基数的,应在第(24)栏“备注”中注明。
7.第(23)栏“1986年减免调节税额”指经财政部、国家经委批准的减免调节税。
8.计算单位“万元”,小数点后保留两位小数。
------------------------------------------------------------
续表
------------------------------------------------------------------------------------------
\ 项 | 1 9 8 5 年 增 减 项 目 |
\ |--------------------------------------------------------------------|
\ | 工 资 总 额 |
\ 目 |--------------------------------------------------------------------|
单 \ |合 计|应扣工资|月人均5|四类工资|接收复转|新扩建项|成建制划|
\ | |调节税额|元增资额|区提五类|军 人 增|目增人增|出划入增|
\ | | | |增 资 额|资 额|资 额|减工资额|
位 \ | | | | | | | |
\|(万元)|(万元)|(万元)|(万元)|(万元)|(万元)|(万元)|
------------------|--------|--------|--------|--------|--------|--------|--------|
甲 |(10)|(11)|(12)|(13)|(14)|(15)|(16)|
------------------|--------|--------|--------|--------|--------|--------|--------|
合 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项 | 1985年增减项目 |
\ |----------------------------|
\ | 上 缴 税 利 |
\ 目 |----------------------------|
单 \ |合 计|新扩建项|成建制划|
\ | |目增加额|出划入增|
\ | | |减 额|
位 \ | | | |
\|(万元)|(万元)|(万元)|
------------------|--------|--------|--------|
甲 |(17)|(18)|(19)|
------------------|--------|--------|--------|
合 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项 | |1986年| 备
\ | 1986年调整核定数 | |
\ | | 减免调 |
\ 目 |----------------------------| |
单 \ |上缴税利|工资总额|挂钩浮动| 节税额 |
\ | | | | |
\ |基 数|基 数|比 例| (万元)| 注
位 \ | | | | |
\|(万元)|(万元)|(1:)| |
------------------|--------|--------|--------|----------|--------
甲 |(20)|(21)|(22)| (23) |(24)
------------------|--------|--------|--------|----------|--------
合 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