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民政部安置局、全军离退休办公室、总后勤部财务部、总后勤部卫生部关于部分军队离休退休干部移交地方后的医疗问题的通知

时间:2024-06-29 13:56:08 来源: 法律资料网 作者:法律资料网 阅读:8065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民政部安置局、全军离退休办公室、总后勤部财务部、总后勤部卫生部关于部分军队离休退休干部移交地方后的医疗问题的通知

民政部


民政部安置局、全军离退休办公室、总后勤部财务部、总后勤部卫生部关于部分军队离休退休干部移交地方后的医疗问题的通知
民政部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民政厅(局)、计划单列市(区)民政局,军队各大单位离退办公室、后勤部财务部、卫生部:
在移交地方管理的军队离休退休干部中,有一部分同志仍随其配偶住在军队干休所或营房,他们到地方医疗单位就医有一定困难,要求仍在军队医疗单位就医。经与财政部、卫生部研究,认为这一问题应妥善解决,为此确定:凡他们的配偶是抗日战争时期入伍的团职以上、解放战争时
期入伍的师职以上干部,在移交地方管理后仍随配偶住在军队干休所或营房,如在地方就医确有困难的,可在军队医疗单位就医;其医疗费的支付办法,由当地军地双方各有关单位按财政部、民政部、卫生部(86)财文字第637号文件规定的标准,具体商定。




1987年8月20日

广东省关于处理偷渡外逃的规定

广东省人大


广东省关于处理偷渡外逃的规定
广东省人大



(1979年12月26日广东省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批准 1980年1月8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施行)


第一条 为了加强边境管理,有效地制止偷渡外逃,维护社会秩序,巩固安定团结,保障四化建设的顺利进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条和一百七十七条的精神,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每个公民都必须维护社会主义法纪,自觉遵守边境管理规定。一切人员出入境或进入边防地区都必须持有合法的有效证件,按指定的路线和开放口岸出入。
第三条 违反国家出入国(边)境管理法规,进行偷渡外逃,都是违法行为。构成犯罪的,依法惩处。
第四条 对被堵截的偷渡外逃人员,要送指定地点进行收容审查,分别情节轻重,作出处理。审查时间一般不超过十五天,少数情况复杂的可酌予延长。
第五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者,应追究刑事责任,依法惩处:
(一)为首组织、策划偷渡外逃的;
(二)制造谣言或利用封建迷信煽动偷渡外逃,后果严重的;
(三)从事带引、运送他人偷渡外逃活动或者伪造边防证件的;
(四)扒乘车船外逃,损害国家财产或破坏交通设施,危害交通安全的;
(五)抢劫、盗窃车船等交通工具进行偷渡外逃的;
(六)行凶殴打边防执勤人员与堵截偷渡外逃的群众的;
(七)对反偷渡外逃积极分子及其家属进行报复陷害的;
(八)为外逃人员制造、倒卖船只或提供其它交通工具的;
(九)组织、策划冲击收容站,拦截、劫持被收容的外逃人员的;
(十)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权,收受贿赂,支持、包庇人偷渡外逃的;
(十一)携带机密文件、枪支偷渡外逃的;
(十二)以反革命为目的进行偷渡外逃的。
第六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者,应视其情节,分别给予劳动教养、强制劳动或行政拘留等处理:
(一)偷渡外逃屡教不改的;
(二)涂改证件进行偷渡外逃的;
(三)不听劝阻,强行扒乘车船外逃的;
(四)冲击边防,强行越境外逃的;
(五)抗拒收容、遣送,无理取闹,扰乱收容场所秩序的;
(六)窝藏偷渡外逃人员,情节严重的;
(七)犯第五条所列各款之一,情节较轻的。
第七条 以营利为目的,带引、运送、窝藏偷渡外逃人员,制造、倒卖偷渡工具,伪造、倒卖边防证件所得赃款、赃物应依法没收,还可酌情处以罚金。
结伙偷渡外逃筹集的经费,以及外逃人员的偷渡工具凶器和携带的违禁品,应予没收。
凡盗窃车辆、船艇等交通工具偷渡外逃,或者因偷渡外逃而毁损国家、集体以及他人财物,要赔偿损失。
第八条 给予强制劳动、行政拘留、没收非法财物以及责令赔偿经济损失的,由县以上公安机关批准。送劳动教养的,按国务院《关于劳动教养的补充规定》办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按法律程序办理。
第九条 反偷渡外逃人人有责。对积极同偷渡外逃作斗争的干部和群众,应给予表扬和保护;立功者要给予奖励。
第十条 本规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1980年1月8日

四川省乡镇、街道企业环境管理暂行办法

四川省人民政府


四川省乡镇、街道企业环境管理暂行办法
四川省人民政府



第一条 为了加强乡镇、街道企业环境管理,促进城乡经济和环境保护同步发展,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乡镇、街道企业环境管理的规定》,结合我省的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全省乡镇、街道企业必须执行本办法。
本办法由各级环境保护部门和乡镇、街道企业主管部门组织实施、监督检查。
第三条 乡镇、街道企业,应根据本地的资源、能源、环境等条件,发展无污染或省少污染综合效益好的行业。
乡镇、街道企业,必须坚持以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方针,贯彻环境保护“以防为主、防治结合”、“谁开发、谁保护”、“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
第四条 乡镇、街道企业,不得生产和经营在自然环境中含有不易分解的和能在生物体内蓄积的剧毒污染物或强致癌物成分的产品,如汞制品、砷制品、铅制品、放射性制品、联苯胺、多氯联苯、六六六、滴滴涕等。对已经生产和经营上述产品的,由当地环境保护部门会同企业主管部
门令其停止生产和经营,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吊销其营业执照。
第五条 乡镇、街道企业,不准新建污染严重的生产项目,如石棉制品、土硫磺、电镀、制革、造纸制浆、土炼焦、漂染、炼油、有色金属冶炼、土磷肥和染料等小化工,以及噪声振动严重扰民的工业项目。对已经从事上述项目的,应限期治理。对积极治理的企业,政府应给予扶持和
帮助。经限期治理,排放污物仍达不到国家或省规定标准的,由当地环境保护部门会同企业主管部门分别采取关、停、并、转措施。土法炼磺,限于一九八七年底治理完毕。土焦生产除边远地区暂按省计划控制生产外,其余的限于一九八七年底停止生产。
第六条 在城市上风向、居民稠密区、水源保护区、名胜古迹、风景浏览区、温泉疗养区和自然保护区内,不准建设污染环境的乡镇、街道企业。已经建成的,由当地环境保护部门会同企业主管部门采取关、停、并、转、迁的措施,限期完成。
兴办乡镇、街道企业,不得破坏矿藏、文物、水土、森林、草原、生物物种和风景资源;已经造成破坏的,由当地环境保护部门会同企业主管部门严加制止。
第七条 所有新建、扩建、改建的乡镇、街道企业及其技术改造项目,都应按规定填报《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当地环境保护部门会同企业主管部门审查批准,未经批准的不得列入计划,银行不予开户贷款,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不予办理营业执照。
凡经批准建设的有污染的项目,防治污染设施,应与建设的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运行。竣工验收达不到环保规定和要求的,不准投产。
第八条 所有污染环境的乡镇、街道企业,必须按照国务院《关于结合技术改造防治工业污染的几项规定》,加强企业管理,改革工艺,更新设备,综合利用,限期治理。凡是经过限期治理,排放污物达不到国家或省规定标准的,实行关、停或转产。
对电镀、热处理、铸锻件等企业,应统筹安排,按照工业改革和专业化协作原则,分别建立专业化生产中心,并做好集中治理污染的工作。
第九条 严禁将有毒、有害的产品委托或转移给无防治污染能力的乡镇、街道企业生产;不准将能耗高、原材料消耗大、污染严重的淘汰设备转嫁给乡镇、街道企业使用。对于转嫁污染危害环境的单位有关人员以及接受转嫁的有关人员,要追究责任,严加处理。
第十条 乡镇街道企业排放的“三废”,凡达不到国家或省排放规定标准的,由当地环境保护部门按规定征收排污费。
第十一条 乡镇、街道企业所在地的县、区、乡 (镇)和企业主管部门的主要负责人,要对本地区、本部门的环境保护工作负责,对乡镇、街道企业的发展要正确引导,统筹规划,积极扶持,加强管理。
第十二条 凡认真执行本办法,取得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单位或个人,县级人民政府可给予表彰、奖励。凡违反本办法的,由当地环境保护部门,视其情况和后果给予批评、警告、罚款,或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吊销营业执照;触犯刑律的由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三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1986年1月21日